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一、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 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二、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三、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四、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楼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五、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的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栏杆凡阳台、外廊、室内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二、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m,高层建筑的栏杆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20m;三、栏杆离地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应留空;四、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还有:一、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的4.1.4 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1.20m。二、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的6.7.3 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1.2m是实际完成后验收净宽度,作的时候要考虑抹灰厚度的影响。梯段宽度是指扶手中心线到对面墙表面的距离,所以从规范理解,楼梯休息平台宽度是指楼梯转角处扶手中心线距墙表面的距离。
楼梯的净高是指从楼层层面到底层地面的垂直距离,这个距离都是在楼层层面以及地面没有铺地砖或者地板前的高度。这个楼梯梯段净高高度一般是220cm的,而楼梯平台的高度是200cm。 楼梯段是楼梯的主要使用和承重部分,一个楼梯段的踏步数要求最多不超过18级,最少不少于3级;平台主要作用在于缓解疲劳,还是梯段之间转换方向的连接处;栏杆起围护作用。
平台净高最低要求是2米,阶梯段最低要求为2.2米。
当底层中间平台做通道而平台净空高度不满足要求时,常采用的解决办法:
(1)长短跑梯段:将底层第一梯段增长,形成级数不等的梯段。
(2)降低地面:降低楼梯间底层的室内地面标高,以满足净空要求。
(3)综合以上两种方式,在采取长短跑梯段的同时,又降低底层的室内地面标高。
(4)底层用直行楼梯直接上二层。
扩展资料
楼梯的尺度
1、踏步尺度
楼梯常用坡度范围在25°~45°,其中以30°左右较为适宜。如公共建筑中的楼梯及室外的台阶常采用26°34′的坡度,即踢面高与踏面深之比为1:2;居住建筑的户内楼梯可以达到45°。
踏步常用高度尺寸,踏步的高度,成人以150mm左右较适宜,不应高于175mm。踏步的宽度(水平投影宽度)以300mm左右为宜,不应窄于260mm。
2、楼梯段的宽度
楼梯段宽度:依据通行人数的多少、防火要求、搬运物品等确定。每股人流按:550mm+(0~150mm)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