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博物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在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它是凝聚一个城市的历史、风格、精神的艺术殿堂。我市御窑博物馆即将揭开神秘面纱,作为世界唯一皇家瓷厂博物馆,笔者对它充满了美好的展望。
博物馆要凝聚城市历史,表达对历史的看法
博物馆本身是当代价值取向的一个标记。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就是她的文化,博物馆凝聚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以及对历史的看法。
说到景德镇“国际瓷都”的称号离不开景德镇御窑,景德镇御窑在明朝初年建立,专门负责生产御用瓷器,供奉给皇帝,其他人不得使用,景德镇御窑厂的地位在历史上是无可比拟的。而为了呼应景德镇御窑辉煌的历史,将建在御窑遗址上的博物馆,其塑造的文化涵义也就尤为重要。历史名城要能在博物馆博览这个版块浓墨重彩,打通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化的界限,融通、互鉴、交流,这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因此,御窑博物馆展览场所和收藏的场所,需要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用现代的一些创作理念,用现代和古典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示历史上的精彩陶瓷文化。
笔者通过建筑模型和效果图发现,整个博物馆分成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正是工人们用瓦片层层堆砌出的黄色的“窑”,感受到它宏伟、古朴的气质。好似是御窑厂内挖出的“奇珍异宝”藏宝室,还颇有点贝聿铭设计卢浮宫的独特美学的理念。建筑的地下部分则是主要的展览空间,展示了从五代到现代御窑遗址出土的文物,将古老的传统的陶瓷艺术带到了现实当中。另外一方面,未来的御窑博物馆可以借鉴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等博物馆的先进制度,重视与外界的交流、互动,用学术引领的方式来使御窑博物馆这样一个保藏古代文明的机构活化,走向现代,走向世界,走向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
博物馆要像镜子,可以让人找到自己的内心
建筑是物质产品,是人类审美理想的“外化”,而建筑艺术是人类观照自身最方便、最重要的镜子。博物馆同城市的关系就跟博物馆同一个国家、同当地社区的关系是一样的。一个地区,这个地区中的人,以及博物馆之间是有很重要的联系的。这种联系像镜子一样,可以让你找到自己的内心。博物馆可以向人们解释,他们是谁,他们来自哪里,他们一路走来的历史。这是一个国家或地方的原始记忆。
景德镇因窑而生,因瓷而盛,千百年来,景德镇人世世代代以瓷为生以窑为家。御窑博物馆的设计就借鉴了传统的龙窑和蛋型窑的特征,以窑的拱形作为设计线索和空间尺度,用最简单原始又富有感染力的拱卷形态抽象窑的形式,并汲取了中国瓷器圆润、简约的曲线造型,通过多个单体拱券的组合、扭转、聚集,将悠久深奥的御窑文化变得通俗易懂、触手可及。设计者通过多个单体拱体的组合、聚集,如真实的瓷窑一般连接了地上和地下的空间,引导参观者走进瓷窑,摸着这座城市建筑历史的轨迹与脉络,去探索每一座窑背后承载的故事。虽然它们原来的样子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如今再次看到它似曾相识的身影,不禁勾起了景德镇人曾经的记忆。
博物馆对城市至关重要,体现着城市的独特风格
博物馆对城市至关重要,因为城市不只是人们居住或者谋生、工作的地方。一个城市必须给人们带来一种归属感、一种认同感、一种延续感、一种历史感、一种丰富的感觉,博物馆承担着这些功能。
御窑博物馆作为我市陶瓷文化延续的载体,彰显了御窑厂遗址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我们每一代人都会往御窑博物馆里添加新的收藏,它也就形成丰富陶瓷文化宝库的一部分。而对于我市来说,御窑博物馆体现着我市的独特风格和与众不同。我市作为瓷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御窑遗址博物馆也希望借此展现瓷器对于景德镇,以及景德镇对于中国和世界的重要地位。御窑博物馆项目,还是世界最大规模窑址群体迁移保护工程,在这里可以体验到每1平方厘米都不相同的异形建造艺术,可以聆听到新时代大国工匠和明清工匠的对话,体验陶瓷工匠精神的传承,见证瓷都和中国智慧创造的世界奇迹。御窑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景德镇对话世界的新名片、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的新地标。
建筑艺术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人们从一颗露珠中可以看到一个大千世界。参观者来我市朝拜这座宏伟的陶瓷艺术殿堂时,会从内心产生一种仰慕之情,从中感受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得到美的享受。这才是博物馆永恒的魅力。
伦敦的Rick Mathe的建筑师已经完成了英国牛津大学扩大的艺术和考古阿什莫林博物馆。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设计欣赏(图一)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设计欣赏(图二)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设计欣赏(图三)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设计欣赏(图四)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设计欣赏(图五)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设计欣赏(图六)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设计欣赏(图七)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设计欣赏(图八)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设计欣赏(图九)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设计欣赏(图十)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设计欣赏(图十一)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设计欣赏(图十二)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设计欣赏(图十一)
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设计欣赏(图十二)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eos9ucsVi__U5bQ6Dg5qFw 提取码: s6jp
山西博物院(Shanxi Museum),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3号,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对象,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
山西博物院前身为民国八年(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改称山西省博物馆。2004年新馆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2005年对外开放,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2019年7月,山西博物院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正式开馆。
建筑特色
山西博物院主馆4层方正规矩,逐层向外斜挑,体现了古人“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审美取向。主馆的主题形象,被赋予了“斗”和“鼎”的寓意,“斗”象征丰收喜悦,“鼎”象征安定吉祥。
山西博物院外部空间设计采用传统的院落组合手法,生成“太极中央,四面八方”之势,融天、地、人、时空于一体,利用水池、叠水、雕塑、室外展品等景观设计创造文化氛围,中央大厅仿自应县木塔。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山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