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怎么区分热轧和冷轧(铝板冷轧和热轧如何区分) - 戎宏小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怎么区分热轧和冷轧(铝板冷轧和热轧如何区分)

更新时间:2025-05-10 21:22:23 阅读量:21

本文目录

  • 我们要如何区分热轧钢板与冷轧钢板呢
  • 热轧和冷轧有什么区别
  • 冷轧板和热轧板在外观上有什么区别
  • 冷轧板和热轧板的区别
  • 热轧钢和冷轧钢的区别
  • 请教热轧和冷轧的区别
  • 通俗的说一下冷轧和热轧的区别

我们要如何区分热轧钢板与冷轧钢板呢

通过含碳量来区分:热轧钢板含碳量可比冷轧钢板略高些。在成份相持不大的情况下密度是一样的。但如果成份相差悬殊,如不锈钢不论冷轧、热轧钢板密度都在7.9g/cm3左右。具体还要看成份,热轧钢板只是延展性更好,钢材同样受到压力作用。通过密度来区分:热轧钢板分为结构钢、低碳钢、焊瓶钢,接着再根据各种钢材查找你所需要的钢材,在查特定的钢材的密度和成分。热轧钢板硬度低,加工容易,延展性能好。热轧钢板表面质量差点(有氧化\光洁度低),但塑性好,一般为中厚板、冷轧板、强度高、硬度高、表面光洁度高、一般为薄板,可以作为冲压用板。冷轧板硬度高,加工相对困难些,但是不易变形,强度较高。通过生产工艺来区分: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的生产工艺不同。热轧钢板是在高温下轧制而成,冷轧是在常温下炸至。一般来说,冷轧钢板具有更好的强度,热轧钢板具有更好的延性,中国钢铁现货网有详细的对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的报价区别。冷轧的一般厚度比较小,热轧的可以有较大的厚度。冷轧钢板的表面质量、外观、尺寸精度均优于热轧板,且其产品厚度右轧薄至0.18mm左右,因此比较受欢迎。对于产品的验收,可以请专业人士进行。热轧钢板,机械性能远不及冷加工,也次于锻造加工,但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冷轧钢板由于有一定程度的加工硬化,韧性低,但能达到较好的屈强比,用来冷弯弹簧片等零件,同时由于屈服点较靠近抗拉强度,所以使用过程中对危险没有预见性,在载荷超过许用载荷时容易发生事故。区别:冷板采用冷扎加工表面无氧化皮,质量好。热轧钢板采用热扎加工表面有氧化皮,板厚有下差。热轧钢板韧性和表面平整性差,价格较低,而冷轧板的伸展性好,有韧性,但是价格较贵。轧制分为冷轧和热轧钢板,以再结晶温度为区分点。冷轧:冷轧一般用于生产带材,其轧速较高。热轧钢板:热轧的温度与锻造的温度。不电镀的热扎钢板表面成黑褐色,不电镀的冷扎板表面是灰色,电镀后可从表面的光滑程度来区分,冷扎板的光滑度高于热扎钢板。

热轧和冷轧有什么区别

热轧和冷轧都是型钢或钢板成型的工序,它们对钢材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钢的轧制主要以热轧为主,冷轧只用于生产小号型钢和薄板。一.热轧优点:可以破坏钢锭的铸造组织,细化钢材的晶粒,并消除显微组织的缺陷,从而使钢材组织密实,力学性能得到改善。这种改善主要体现在沿轧制方向上,从而使钢材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各向同性体;浇注时形成的气泡、裂纹和疏松,也可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被焊合。缺点:1.经过热轧之后,钢材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还有硅酸盐)被压成薄片,出现分层(夹层)现象。分层使钢材沿厚度方向受拉的性能大大恶化,并且有可能在焊缝收缩时出现层间撕裂。焊缝收缩诱发的局部应变时常达到屈服点应变的数倍,比荷载引起的应变大得多; 2.不均匀冷却造成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是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内部自相平衡的应力,各种截面的热轧型钢都有这类残余应力,一般型钢截面尺寸越大,残余应力也越大。残余应力虽然是自相平衡的,但对钢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性能还是有一定影响。如对变形、稳定性、抗疲劳等方面都可能产生不利的作用。二.冷轧是指在常温下,经过冷拉、冷弯、冷拔等冷加工把钢板或钢带加工成各种型式的钢材。优点:成型速度快、产量高,且不损伤涂层,可以做成多种多样的截面形式,以适应使用条件的需要;冷轧可以使钢材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从而提高了钢材的屈服点。缺点: 1.虽然成型过程中没有经过热态塑性压缩,但截面内仍然存在残余应力,对钢材整体和局部屈曲的特性必然产生影响; 2.冷轧型钢样式一般为开口截面,使得截面的自由扭转刚度较低。在受弯时容易出现扭转,受压时容易出现弯扭屈曲,抗扭性能较差; 3.冷轧成型钢壁厚较小,在板件衔接的转角处又没有加厚,承受局部性的集中荷载的能力弱。三.热轧和冷轧的主要区别是:1、 冷轧成型钢允许截面出现局部屈曲,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杆件屈曲后的承载力;而热轧型钢不允许截面发生局部屈曲。2、热轧型钢和冷轧型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不同,所以截面上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异。冷弯薄壁型钢截面上的残余应力分布是弯曲型的,而热扎型钢或焊接型钢截面上残余应力分布是薄膜型。3、热轧型钢的自由扭转刚度比冷轧型钢高,所以热轧型钢的抗扭性能要优于冷轧型钢。

冷轧板和热轧板在外观上有什么区别

1、颜色不同

冷轧板表面有油,银白色和不锈钢差不多;

热轧板表面成褐色,颜色不一致,或者有花纹没有油。

2、质地边缘不同

冷轧板的质地较为细腻光滑,边缘整齐;

热轧板的表面质地较为粗糙,外形没有冷轧的规则,而且有时边缘不整齐。

(下图为热轧板)

3、规格不同

冷轧板一般是薄规格厚度3.0mm以下(定制除外),银白色是镀锌板,彩色是彩涂板;

热轧板一般是1.5mm以上(定制除外),最薄不低于1.0,有温变氧化花纹。

(下图为冷轧板)

4、硬度不同

冷轧板硬度高,加工相对困难些,但是不易变形,强度较高;

热轧钢板硬度低,加工容易,延展性能好。

5、生产工艺不同

冷轧是在常温下轧制,冷轧钢板具有更好的强度,冷轧的厚度比较小;

热轧钢板是在高温下轧制而成,具有更好的延性,热轧的可以有较大的厚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冷轧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热轧板

冷轧板和热轧板的区别

热轧板和冷轧板的区别可以归结于以下几点:1、 冷板采用冷扎加工表面无氧化皮,质量好。热板采用热扎加工表面有氧化皮,板厚有下差。2、热轧板韧性和表面平整性差,价格较低,而冷轧板的伸展性好,有韧性,但是价格较贵。3、轧制分为冷轧和热轧,以再结晶温度为区分点。4、冷轧:冷轧一般用于生产带材,其轧速较高 热轧:热轧的温度与锻造的温度相近5、不电镀的热扎板表面成黑褐色,不电镀的冷扎板表面是灰色。电镀后可从表面的光滑程度来区分,冷扎板的光滑度高于热扎板。

热轧钢和冷轧钢的区别

热轧钢是经过高温加热轧制而成的钢材,它的强度不是很高,但足以满足我们的使用,它的塑性、可焊性较好,因此我们比较常用;冷轧钢是普通热轧钢经过强力拉拔超过应变硬化阶段的钢材,它的强度很高,但韧性、可焊性差,比较硬、脆!热轧就是轧钢过程中或轧钢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加热。一般要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才进行轧制。如:1000度以上等,热轧是在高温下加工而成。让钢材内部重结晶。让它的材性更优。但热轧不会改变金属的结构性能。冷轧钢就是经过冷轧生产的钢。冷轧是在室温条件下将No.1钢板进一步轧薄至为目标厚度的钢板。和热轧钢板比较,冷轧钢板厚度更加精确,而且表面光滑、漂亮,同时还具有各种优越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加工性能方面。因为冷轧原卷比较脆硬,不太适合加工,所以通常情况下冷轧钢板要求经过退火、酸洗及表面平整之后才交给客户。冷轧最大厚度是0.1--8.0MM以下,如大部份工厂冷轧钢板厚度是4.5MM以下;最少厚度、宽度是根据各工厂的设备能力和市场需求而决定。冷轧钢和热轧钢区别不在冶炼过程,而是在于轧钢温度,或者说轧钢终止温度。终轧温度低于钢材再结晶温度的就成为冷轧钢。热轧钢容易轧制,轧钢效率高,但是热轧条件下钢材氧化,产品表面是黑灰暗淡的。冷轧钢要求轧机功率大,轧制效率低,而且轧制过程中为了能消除加工硬化还要进行中间退火,所以成本也较高,但是冷轧钢表面光亮,质量好,可以直接用来加工成品,特表示冷轧钢板应用十分广泛。

请教热轧和冷轧的区别

从定义上来说,钢锭或钢坯在常温下很难变形,不易加工,一般加热到1100~1250℃进行轧制,这种轧制工艺叫热轧。大部分钢材都用热轧方法轧制。但是因为在高温下钢的表面容易生成氧化铁皮,使热轧钢材表面粗糙,尺寸波动较大,所以要求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力学性能好的钢材,以热轧半成品或成品为原料再用冷轧方法生产。在常温下轧制,一般理解为冷轧,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冷轧与热轧的界限应以再结晶温度来区分。即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冷轧,高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热轧。钢的再结晶温度为450~600℃。

通俗的说一下冷轧和热轧的区别

专业地说:被轧制时,材料在相变转化点以上的叫热轧,以下叫冷轧。通俗地说:600度以上叫热轧,以下叫冷轧。其实,不同钢种的相变点也不同,600度只是一个感性值。相的意思这样理解:钢是铁元素与碳元素的化合物,在液态、液固混合态、固态时,铁与碳的结合形式不同,即称为不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