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空间有限的幼儿园环境如何巧设计
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提出“最优化”理论,其本质在于“让幼儿和教师用最必须的投入,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如何让环境成为课程实施“最优化”的助推器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空间有限的幼儿园环境如何巧设计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化繁为简,环境创设促进课程实施常态化
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提出“最优化”理论,其本质在于“让幼儿和教师用最必须的投入,取得最大可能的效果。如何让环境成为课程实施“最优化”的助推器呢?
我们的准则是:
1、简便活动前的准备,让幼儿想玩就玩
2、确保活动时的安全,让幼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场景一:场地上的脚步器)(相关图片参见附件PPT ,下同)
感觉统合活动想必大家都熟悉,3—6岁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大家也都略知一二。现在大家看到的其实就是感统的一部分,称为“脚步器”,这些脚印原来是在塑料纸上的,实践下来很不方便,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因为每次用都要花时间拿出来、铺上,用完再卷起来、收好,到了冬天,这些塑料纸变得很硬,根本没办法铺平,孩子一上去就移动,玩的兴趣自然也就不高了。于是,我和教师一起探讨:“怎样才能使这样一个有价值的运动活动变得让孩子喜欢玩,又能时常玩?”于是脚步器就成了蜈蚣先生的脚被画在了场地上,这样一来,小朋友走过路过都不错过,利用率和活动的频率成倍的增长。
带着这样的思路,我们还在教研中设计出了“脚跟脚尖走”的点子场景(出示操场上的点子),它也是脚步器的一部分,替换下操场上原来一个个很普通的小圆点(提示作用),变成了发展孩子平衡的“好点子”。随着一个个“化繁为简”的创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提高,而教师在思维的撞击中也逐步形成关注平常、落实于每一天的习惯。
(场景二:我们的乐园——草地)
在这片草地上,除了大型的木质运动器械外,我们运用小木桩、竹梯、轮胎等材料,把它变成了一个运动游戏场,每个角落都是有趣的地方,孩子们非常向往。在这样的场地上游戏,孩子们的身心都会被调动起来,满足了认知建构,因为虽然是常设的,但可以根据游戏的要求任意从新调整和组合的;同时交往合作等发展的需要也得到了满足,因为到了中午,这里又成了孩子们自由活动的乐园,他们会自发组织一些捉迷藏等游戏(没有明显的班级界限),木桶里、城堡下、矮树后、丛林中自然而然的成了孩子们的“藏身之处”。我想捉迷藏的游戏在这里是不会绝迹的。
细说起来,同样是轮胎我们的创设也是动过一番脑筋。它们有的竖起埋在土里;有的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草地四周;也有的两个叠起放在“山洞口”。这样的设计,不但有情趣、有挑战,更多的还考虑了确保幼儿活动时的安全因为,老师们没有了担心,才能真正的放开孩子的手脚,让幼儿能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真正象幼儿一样的尽情玩耍。玩出了一个个高水平的游戏,各种大肌肉动作都会在这样的游戏中自然而均衡地发展起来。看他们,有的把轮胎当鞍马、有的把它当障碍、有的更是直接在上面跨着走………孩子的喜欢、老师的简便,让这里的一切活动轻而易举的达到常态化。老师的安心放手、孩子的尽性自主,让这里的一切活动应常态而变得更有效(放两张跨跳半月圆的照片来说明——情境创设好了,孩子的发挥是会超出成人想象的)
“化繁为简”是从实际出发,从孩子和教师共同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增强环境利用率的同时,使老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观察、指导和与孩子互动,最终使孩子得益。这样的良性循环就能更有效地推进课程实施的常态化。
二、全盘考虑,环境创设考虑课程实施的均衡性
幼儿园课程包括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四门课程,每门课程都有其独特性和价值。因此,幼儿园在创设环境时要兼顾到四门课程的内容,并作整体的思考,这样才能有助于全面、均衡地实施课程。下面就介绍一些这方面的做法:
1.富于野趣的运动环境
(场景一:野趣运动场)
“土坡架竹桥,轮胎垒得高,野趣运动让我们勇敢、灵活”这是我们长二园歌当中的一句歌词。在创设草地上常设运动环境的时候,我们尽可能的’把“野趣”的元素融入其中。在木质器械顶上用网和树叶做了掩体,在树林里铺设一些竹梯路和轮胎路,再为孩子们准备一些戴在头上的柳条环。这些材料刺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和多样化经验,看他们在勇敢者道路上活动的样子,一个个像极了敢于挑战的解放军。富有野趣的运动环境更加吸引孩子,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运动得更加尽兴。
2.富于情趣的学习环境
(场景二:小小农场、迷你动物园)
动物主题在我们的学习版块贯穿了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小班的“动物的花花衣”中班的“在动物园里”再到大班的“动物大世界”,动物的话题伴随幼儿三年的成长。其中,中班还安排了主题内容“在农场里”。活动中,孩子们对动物的喜欢,让我们由衷的感慨:有条件的话,真该饲养点小动物。于是,我们充分利用户外环境(水池和花台)为幼儿创设了“农场的故事”和“迷你动物园”。这里的环境和动物的逼真形象,在不失绿化面积的同时,将农场动物和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活灵活现的展示在幼儿面前。今天,当孩子在原本无人问津的花台前流连忘返时,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只要巧妙设计、合理使用,小环境照样能发挥大作用。
3.富于想象的游戏环境
(场景三:邮轮码头)
大班教室门口的游轮造型在孩子们眼里理所当然地成了浦江游览这一“上海一日游”的经典项目:大班孩子们组建了旅行社,带着游客们坐在游轮中欣赏上海美景,玩得不亦乐乎。
“小兔乖乖”主题中,小班孩子们在游戏时,唱到“青菜青菜我喜欢,啊呜啊呜吃掉了”时,孩子们根本不理会老师带下来的自制教具,很自然地跳到 “农场”的“小菜地上” ,看到“大灰狼”来了赶紧去小木屋躲藏。孩子们能自发地把园内的环境创设与游戏联系起来,自主寻找环境资源中可利用的因素来游戏。可见有设计感的环境随处可用,比起自制教具有更强的情景性也更环保。
4.真实自然的生活环境(出示场景图片)
在各个块面的环境创设中,生活教育的痕迹无处不在。如何遵守规则、左上右下;如何避让危险、自我保护;如何辨别图示,物归原处、有序整理。?(列举双箭头图示的使用)在这些模拟情景中,在这种趣味盎然的氛围里,孩子们不断丰富着生活教育的基本经验,也应证了生活教育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养成这样一个道理。
;幼儿园全家福照片拍照方法:
一、以人物眼睛为水平拍摄:
很多时候,我们拍照片都是以自己眼睛看出去的水平线拍摄的,但是不要忘了,我们是摄影师,要拍别人而不是拍自己,所以正确的拍摄手法应该是从被拍摄者的眼睛为水平线拍摄,这样才能拍出被拍摄者本身所看到的世界,不会出现场景和人物的违和,或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感。
二、注意用一些小道具:
想要拍摄出的照片看起来温馨,除了大家脸上的笑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场景的布置。就是因为有了这些装饰可以让场景变得更有氛围感,拍出来的照片也会温馨十足。所以我们在拍全家福的时候,不妨找一些家里的小玩意当道具,比如一个盆栽、一个鱼缸、或者抱枕等等。
三、抓拍要出其不意:
因为全家福少了一个都不行,所以其实有时候我们需要把手机固定在一个位置,然后让大家摆好姿势连拍几张,但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往往会因为等待拍摄的时间过久,导致大家的表情变僵,从而让拍出来的照片显得不自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大家可以在家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把手机放好,然后在拍摄前大叫一声吸引家人看镜头,有时候出其不意拍出来的照片效果会意外得好。
四、尝试在户外拍摄:
天高云淡,果木飘香,户外是一个天然的拍摄佳地。有时候在室内,家人会因为太拘束而拍不好照片,这时候我们不妨让大家到户外去,见见更广阔的天地,等心情开阔了再来拍上一两张照片,说不定就会拍出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五、背景构图很重要:
全家福的重点虽然是人,但是好的背景也很重要。你想想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满是佳肴的饭桌前拍出来的照片美满,还是坐在乱糟糟的沙发上看起来美满。当然是前者,所以拍照之前我们不妨收拾一下,构造一个好的背景,才能拍出好的照片。
六、多换几个姿势:
拍全家福,不仅被拍的人要换姿势,拍摄的人也要换几个姿势。不然一直是一个视角拍出来的照片,难免会让人觉得呆板无趣,所以为了让照片显得更加灵动真实一点,我们不妨在拍摄的时候多尝试一些姿势,这样才能拍出满意的照片。
幼儿园一日流程如下:
7:30-8:10晨间接待
1、开窗通风,打扫卫生。
2、接待幼儿和家长做好接待手续,了解观察幼儿的健康状况。
3、组织幼儿安静进行晨间活动。
4、检查幼儿书包是否有带药物和换洗衣服。
8:10-8:40幼儿早餐1、及时组织幼儿早餐,并督促用餐幼儿吃饱。
2、向幼儿介绍早餐食谱。
3、教师时刻提醒幼儿进餐时做到“三净”。
8:40-9:20餐后活动
1、组织幼儿进行餐后游戏或律动、故事,要求幼儿随吃完随游戏,在指定范围内自选游戏,不影响其他幼儿。
2、教师与个别幼儿进行谈话。
9:30-10:00教育活动
1、教师做好集体活动前准备工作。
2、组织教育活动,以游戏形式引起幼儿学习兴趣,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
3、教育活动中对个别幼儿给予帮助和指导。
10:00-10:30课间操
1、组织幼儿做操。
2、教师带操动作标准、优美、注意镜面示范;口令清晰、准确。
10:30—11:00
组织幼儿进行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
11:10-11:30餐前准备
1、组织幼儿入厕、盥洗、养成良好的常规。
2、组织幼儿进行安静轻松的餐前游戏。(听音乐做动作、语言游戏、手指游戏)
11:30-12:00午餐
1、教师创设愉快安静的进餐气氛,餐前、餐中不处理问题。2、向幼儿介绍饭菜,激起幼儿的食欲。
3、组织幼儿进餐,注意照顾个别幼儿。
12:00—12:10餐后活动
1、组织幼儿进行餐后游戏。
2、组织幼儿室外散步。
12:10-12:30午睡前准备
1、做好幼儿午睡前的准备工作,指导幼儿正确脱衣服和鞋袜。2、上、下午班教师做好交接班工作。
12:30-14:30午睡
1、检查幼儿睡眠情况,纠正不良睡姿。
2、巡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4:30-15:15起床、盥洗
1、做好起床准备。
2、教师指导或帮助幼儿穿衣、整理床铺。
3、检查幼儿着装,给女孩梳头。
4、组织幼儿入厕,洗手。
5、组织幼儿午点,提醒幼儿部乱扔果皮纸屑。
15:15-16:00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
16:00-16:30
教师组织游戏活动
16:30—17:00离园活动、离园准备
1、提醒幼儿饮水、入厕,允许幼儿按需要随时大小便,做到排队入厕、洗手、不拥挤,不在洗手间内打闹、喧哗。
2、帮幼儿整理衣裤、物品。
17:00—17:30离园
1、与家长简单交流送幼儿。
2、清理室内卫生,关好门窗、断电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