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正常情况下屋面分格缝宽度不宜小于20mm。
用块体材料做保护层时,宜留设分格缝。屋面分格缝做法规范,应多注意防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就是有多余的空间尽量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选用的是老式热溶油膏,宽度一般为20mm左右,太小了浇灌困难;如果选用聚氨酯等高分子密封材料,宽度一般在10mm左右;分隔缝宽度5mm以上完全可以适应屋面温差变形了,适当的宽度主要为了密封材料的可施工性。
分格缝的设置位置
分格缝应设置在装配式结构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与立墙的交接处。分格缝的纵横间距不宜》6m。屋脊处应设一纵向分格缝;横向分格缝每开间设一道,并与装配式屋面板的板缝对齐;沿女儿墙四周也应设分隔缝。其它突出屋面的结构物四周均应设置分格缝。
设置一定数量的分格缝可将单块混凝土防水层的面积减小,从而减少其伸缩和翘曲变形,可有效地防止和限制裂缝的产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分格缝
这次修改无法用对比法进行修改内容的叙述,这是因为:1、上一个版本是以防水材料为主线的规范体系,如卷材屋面、涂料屋面等。新规范是以屋面工程构造为主线,从基层到面层按构造分章节,如找平找坡层、防水层、保温层。防水是工程学,以工程构造划分是正确的。2、将原四个防水等级改为二个等级,去除了三道防水的一级防水,二道防水会渗漏,三道防水一样会渗漏,再多的防水层只是增加了防水层的耐久使用年限。再就是去除了第四个等级,原第四等级为临时设施,这不属于正式建筑工程,规范不再作规定。3、取消了耐用年限,耐用年限是没有根据的,而且规定了也没有用,比如耐用年限规定25年,如果在25年出现问题该找谁?规定这25年的依据是什么?同时的防水构造在不同的屋面、我国不同温差地区的使用,使用的年限是不一同的。4、其他还有很多,总之,比老规范更接近工程应用、实事求是、相对更科学。
这个标准的情况稍微复杂一些。名为“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国家标准,之前有一个 GB 50207-199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后这个标准的2002年版修订为 GB 50207-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 标准现行有效的版本为 GB 50207-201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在 GB 50207 标准的2002年版更名后,建设部又于2004年新发布了 GB 50345-200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 标准的现行有效版本为 GB 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当混凝土结构的屋面屋顶坡度≥3%时,且单坡长度大于9m时应采用结构找坡。在小跨度建筑的施工中,坡长和坡度小的情况居多,多采用建筑找坡。
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第4.2.2条的规定:
当混凝土结构的屋面屋顶坡度≥3%时,且单坡长度大于9m时应采用结构找坡。当采用建筑找坡时,宜采用重量轻、吸水率低和有一定强度的轻质材料作为轻骨料,如轻集料混凝土、陶粒、炉渣、加气混凝土块等,其强度应不低于LC5.0,坡度为2%。结构找坡不需要再在屋顶上设置找坡层。
扩展资料
找坡的标准如下:
平屋面的排水坡度,采用材料找坡宜为2%;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 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
檐沟找坡层作法为1:3水泥砂浆找坡5‰,最薄处为20mm 厚。用水泥砂浆找坡,因按规范要求其坡度应≥1%,沟底水落差≤200mm,故不仅造价高,而且荷载大。若用保温材料找坡,虽然荷载较小,但造价较高。
GB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和GB 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分别是两种规范,均为从2012年10月1日起执行。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分格缝宽度GB 5034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2004)规定为5~30mm,将要出版的新屋面规范规定为:宜为20mm.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分格缝宽度与以上面有关: 1、如果选用的是老式热溶油膏,宽度一般为20mm左右,太小了浇灌困难; 2、如果选用聚氨酯等高分子密封材料,宽度一般在10mm左右; 3、分格缝宽度5mm以上完全可以适应屋面温差变形了,适当的宽度主要为了密封材料的可施工性. 4、注意:将要出版的新屋面规范,钢筋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已取消,只作保护层使用,这样的话对分格缝的防水要求已经不重要了. 5、水泥砂浆、块体保护层的分格缝宽度规范也有相应规定,请参考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编制组成员 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