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首先要看教学楼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而且还要看装多少人(每班人数)。这直接决定了每一排座位的间距,也就间接决定了教室的大小。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关于教室的内容:普通教室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于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三、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5600mm的横向走道。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先计算人数,然后按照以上标准合适的装下这些人就行了。
小学的教室一般:长:9米,宽:6米,高:3米。普通教室内的课桌椅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中小学校普通教室课桌椅的排距不宜小于0.90m,独立的非完全小学可为0.85m;2 最前排课桌的前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20m;3 最后排课桌的后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小学不宜大于8.OOm;2)中学不宜大于9.OOm;4 教室最后排座椅之后应设横向疏散走道;自最后排课桌后沿至后墙面或固定家具的净距不应小于1.10m;5 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内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0.60m,独立的非完全小学可为0.55m;6 沿墙布置的课桌端部与墙面或壁柱、管道等墙面突出物的净距不宜小于0.15m;7 前排边座座椅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5.2.1 普通教室内单人课桌的平面尺寸应为0.60m×0.40m。 展开条文说明5.2.1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GB 7792规定了中小学校使用的课桌椅各有10种型号,桌面尺寸均为0.60m×0.40m,桌面高标准尺寸为0.76m~0.49m,其桌下净空、椅高、椅面的有效深度、椅宽、椅背的高宽都有相应的规定。本规范依据此标准的数据明确了单人课桌椅的平面尺寸。 5.2.2 普通教室内的课桌椅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中小学校普通教室课桌椅的排距不宜小于0.90m,独立的非完全小学可为0.85m; 2 最前排课桌的前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20m; 3 最后排课桌的后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小学不宜大于8.00m;2)中学不宜大于9.00m; 4 教室最后排座椅之后应设横向疏散走道;自最后排课桌后沿至后墙面或固定家具的净距不应小于1.10m; 5 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内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0.60m,独立的非完全小学可为0.55m; 6 沿墙布置的课桌端部与墙面或壁柱、管道等墙面突出物的净距不宜小于0.15m; 7 前排边座座椅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展开条文说明5. 2.2 2 目前,为适应现代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国家保障性投资使中小学校都能做到投影仪进教室。为了保护学生视力,把最前排课桌的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较原规范规定增加了0.20m。 4 最后排课桌后沿之后的座椅空间与疏散宽度合计1.10m。 5 依据《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关于中小学生体形增大的现实,将纵向走道的最小宽度定为0.60m;较原规范加大了0.05m。 6 以正确姿势写字,学生两肘间的宽度为0.70m~0.80m而课桌宽为0.60m,课桌两侧空间需各设0.10m的伸出余地及0.05m的间隙,故宜留出0.15m空间。 注:1 对于普通教室多课程共用的多功能化和多教室组合建成按年级开放式的布置方式,本规范未予列入。 2 普通教室的布置应控制以下11个平面尺度: 1)排距; 2)最前排课桌前沿与前方黑板间的距离; 3)最后排课桌后沿与前方黑板间的距离; 4)最后排课桌后的横走道宽度; 5)纵向走道宽度; 6)桌端与墙面或突出物间的净距; 7)前排边座椅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 8)黑板长度; 9)讲台长度及宽度; 10)讲台两端边缘伸出黑板边的距离; 11)前窗端墙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