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1、楼梯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2、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3、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 0.175m。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llm。4、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5、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6、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消防疏散楼梯设计要求:一般按宽度0.3米,高度0.15米设计最适宜。使用也方便,另外宽度高度规范有规定
楼梯是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用的构件,主要用于楼层之间和高差较大时的交通联系。在设有电梯、自动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手段的多层和高层建筑中也要设置楼梯。高层建筑尽管采用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但仍然要保留楼梯供火灾时逃生之用。
楼梯由连续梯级的梯段(又称梯跑)、平台(休息平台)和围护构件等组成。楼梯的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间的水平投影距离为梯长,梯级的总高为梯高。中国战国时期铜器上的重屋形象中已镌刻有楼梯。
15~16世纪的意大利,将室内楼梯从传统的封闭空间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形体富于变化带有装饰性的建筑组成部分。
消防疏散楼梯是相对于带有电梯的建筑而言的,是在发生紧急情况下用来疏散人群的。
不可以在通道内摆设物品,更不能将通道的出入口封闭,要保持通道的畅通,在没有电梯的建筑,通用的楼梯就是疏散楼梯,也是不可以在通道内摆设物品的。
所谓的疏散楼梯时相对于带有电梯的建筑而言,他是在发生紧急情况下疏散人群的,当然,他也是可以正常情况下使用的,没有限制是在何种情况下才可以用。
但是,不可以在通道内摆设物品,更不能将通道额出入口封闭,要保持通道的畅通,通用的楼梯就是疏散楼梯,也不可以在通道内摆设物品的。
消防通道楼梯国标宽度尺寸:A商场消防通道宽度。人员疏散走道应根据疏散人数经计算确定,但最小净宽度不小于1.4m。超过一万平米的通道不得小于2.4M。不小于3.5米。因为所有建筑都要有安全的消防通道,消防车的宽度就是2.5了,规定的商品市场通道宽度一定不小于3.5,以便应急救援的实施。B室内消防通道宽度。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当疏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杆时,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0m。C工厂消防通道宽度。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人员疏散走道应根据疏散人数经计算确定,但最小净宽度不小于1.4m。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高度均不应小于4.0m。D小区消防通道宽度。住宅小区的消防通道要满足4X4的最低要求,即宽4米,高4米。E逃生通道宽度。根据《建规50016》规定: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4m。
内容如下:
每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各层人数不相等时,其总宽度可分段计算,下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
高层建筑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m)。
医院病房楼 1.30m。
居住建筑 1.10m。
其它建筑 1.20m。
疏散楼梯是指有足够防火能力可作为竖向通道的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作为安全出口的楼梯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空间它既是人员避难、垂直方向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又是消防队员灭火的辅助进攻路线。
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没有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烟措施,且供电中断,一般会停止运行,上部楼层的人员只有通过楼梯才能疏散到室外的安全区域。因此,楼梯是最主要的垂直疏散设施。可作为人员疏散使用的楼梯包括: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以及室外疏散楼梯等。
基本要求
(1)疏散楼梯必须具有较好的防烟、防火效果。防烟楼梯间前室和封闭楼梯间的内墙,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通向其他房间的门窗;而且其墙体本身应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耐火极限应在2 h以上。
(2)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疏散楼梯宜直接通向平屋顶,上下直通,首层与地下室之间应设有分隔设施且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
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当必须采用时,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度不超过10°,且每级离扶手25 cm处的踏步深度不应小于22 cm;
楼梯间内宜有天然采光和白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照防烟楼梯间设计),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 cm。
楼梯间距应小于5m,最远点到楼梯距离不应超过30m,行走距离不应超过45m。1.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2.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3.当安全疏散出口的使用人数少于50人时,楼梯、走道及门口的最小净宽度,可以适当的减少;但是门口的最小净宽度不得小于0.8m。4.底层外门的总宽度,可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来计算,但安全疏散门口的最小净宽度不得小于0.90m;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得小于1.40m。5.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层厂房的疏散出口楼梯要采用封闭楼梯间,如果高度超过32m的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要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6.消防安全出口的宽度必须可容纳两个成人并排通行。拓展资料消防安全重要性消防安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面由金楚蓝盾跟大家分享关于消防安全的重要性。火灾事故是现代社会危害较大,发生较频繁的灾害,据近年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痛定思痛,反思火灾,最主要的教训是群众缺乏消防安全意识、缺少消防安全知识。因此,培养消防安全潜意识,开展全民消防工作,是防火减灾最基础的工作。人们要提高生存能力不能缺乏消防安全潜意识。消防工作重点主要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只有事前做好准备工作,遇事才能不乱,正所谓“临阵不乱,灾难减半”。火灾发生时,一般可分为两种处理方式:一是火灾较小时,可采用灭火器灭火。二是火灾较大时,采用现有消防设施,扑救大火,疏散员工,同时迅速拨打119,通知消防部门。水火无情,我们要牢记消防安全高于一切。火灾环境中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火灾危及人的生命的最主要方面是有毒气体和烟尘,因此,了解一些有毒气体和烟尘的火灾实验数据对于发生火灾后能够在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安全疏散是很有必要的
咨询记录 · 答于2021-05-17
消防楼梯规范
疏散楼梯设计规范:一般按宽度0.3米,高度0.15米设计最适宜。使用也方便,另外宽度高度规范有规定。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二、梯段净宽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55 (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流。三、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再适量加宽。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