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看你寝室用电脑量,个人很便宜,用电脑的话一个人一个月15-20块,电费按1.2一度来算一般是电费6~8毛一度.水费就更便宜了几块钱一方的学生住宿会按照住宿的房间条件有不同收费标准.水电费是根据使用另外计算的.电费一般都计算比较严格,有学校有用电插卡的方式,买了多少电,插卡,不够了再买,一般按照各地生活用电标准.水费看各个学校制定的标准不同,一些学校不收取,一些是一定区域平摊费用.
水费:有的学校里面是有独立卫生间的,但是有的就没有,大概一个月的水费是50块钱,电费一个月差不多50或者60块钱。
在学校宿舍的话,宿舍水电费由宿舍成员共同分摊,不同地方因为电价和政策不同价格也不同。
独立卫浴,无设置热水卡(这点我最讨厌了,喜欢高中时候的热水卡充值,自用自费)
100块在学校是100度电学校里面用电也是需要交电费的,一般都是宿舍长每个月统一去交,宿舍里面的每个人都要交宿舍管理费,用来缴纳水费,电费,还有每次饮水机的桶装水费,这都是大家一起交的,一般学校的电费是一块钱一度电的价格。
一个宿舍大概200块。大学的宿舍和校园在一起,所以日常交通费用花费不高,基本上在50左右。水、电卡充值:在大学里和家里是有区别的,学生是需要付个人水电费的,50元(水费)+50(电费)=100元。
话费和网费:人人都离不开手机和网络,所以这也是需要花销的,一些同学可能有父母代缴。50元(话费,校园电话卡比较便宜)+30元(网费)=80元。
国内各地的电价不是统一的,中国城市居民用电一般价格:0.52元-0.62元一度电,工业用电贵一点,价格:0.86-1.80元一度电。 此外还有一种就是租房子的电价,很多外出打工的人租住的房子电费一般是 1.00元一度电。
一度电多少钱并不是固定的,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始试行阶梯电价,就是根据使用的电量档次来决定电价。
电量分档和电价标准情况:
第一档电量:不超过2刊千瓦时的电量,电价标准维持现价不变;对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设置每户每月15千瓦时的免费用电量。
第二档电量:241一400千瓦时之间的电量,电价标准比第一档电价提高0.05元/千瓦时。
第三档电量:超过400千瓦时的电量,电价标准比第一档电价提高0.3元/千瓦时。
不是一般工商业用电,执优惠电价。
拿河南为例,普通居民是0.56元每度,有阶梯电价。学校电价是0.529元每度,无阶梯电价。
用户不论实际是否使用电能,都需要承担的电费。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中,一部分是不随发供电量多少而变动的成本,如固定资产的维护、折旧等部分,称为固定成本;另一部分是随发供电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消耗的发电燃料费用等部分,称为变动成本。
把电力企业向用户收取的电费相应分为基本电费和电度电费,分别补偿以上两项成本支出,是世界各国计算较大电力用户电费的通用办法。这种办法称为两部制电价。
它有利于用户公平合理地负担发供电成本,有利于促使用户提高用电负荷率,从而降低电力企业的发供电成本和降低总电价水平。
基本电费的计算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按用电最大需量计算,另一种是按用电容量计算。中国对用电容量在315 kV·A以上的用户执行两部制电价。
电度电费
按实际用电量计算的电费部分。电度电费用以补偿电力企业随发供电量变化而变化的变动成本支出部分。
对居民等小用户,电度电费即为其全部应交电费;对执行两部制电价的用户,电度电费仅为应交电费的一部分,再加上基本电费才为其全部应交电费。电度电费是按照电力企业在用户处安装的计费电能计量装置中有功电能表读数为基数计算的。
由于电能表计数是累计值,因此在计算一个规定期限内的用电量时,应是期末读数与期初读数之差。
在电能计量装置中装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时,还要分别乘以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变比。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的变比为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的额定电流(或电压)的比值。
高电压用户的计费电能计量装置如装在其专用变压器低压侧,执行高压侧规定的电价时,称为高供低量用户。这类用户的用电量应把用户专用变压器的铜铁损电量中的有功损耗电量部分并入用电量之内,计算出电度电费。
学校对学生宿舍用电收费标准应严格按照京发改831号文件执行。
学校属于执行居民价格的非居民用户,京发改831号文件中明确说明按照国家规定,未实行“一户一表”的合表居民用户和执行居民电价的非居民用户(如学校、社区居委会、社会福利机构等),暂不实行居民阶梯电价。电价水平统一提高0.022元/千瓦时。因此收费标准为居民电价的0.4783+0.022=0.5003元/千瓦时。学校按照0.50元/度收取宿舍电费。
两百度电需要120元左右。每个地区的学校用电价格不一样,一般来说学校电费价格较为便宜,在0.6元每度左右,当用了两百度电时就是120元,用电度数乘0.6就是最终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