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1、根据施工习惯,一般检验批容量计算有以下几种方式:
(1)检验批容量为当前施工段的主要工程量,具体表现是,混凝土浇筑时检验批容量为“m3”,钢筋安装时检验批容量为“t ”。
(2)检验批容量为当前施工段的施工范围,可以理解为当前施工段的水平投影面积,具体表现是,混凝土浇筑、钢筋安装和模板安装时检验批为“m2”。
(3)检验批容量为当前施工的构件数量,具体表现是,混凝土浇筑框架柱时检验批容量“根”,门窗安装时检验批容量为“樘”。
2、检验批容量:
是指检验批的工程量,按工程实际填写,计量项目和单位按专业验收规范里对检验批容量的规定。检验批容量总体分为两类:有限值和无限值。
3、举例:
(1)砖砌体检验批,限值250m³砌体。 依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第3.0.20条,砌体结构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
a、所用材料类型及同类型材料的强度等级相同。
b、不超过250m³砌体
c、主体结构砌体的一个楼层(基本砌体可按一个楼层计);填充墻砌体量少时可以多个楼层层合并。
(2)屋面各分项检验批,限制1000㎡.
依据:《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第3.0.14条屋面工程各分项工程宜按屋面面积每500㎡~1000㎡划分一个检验批,不足500㎡应按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的抽检数量应按本规范第4~8章的规定执行。
(3)素土、灰土地基检验批,无限值。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未给出明确规定。
(4)模板安装检验批,无限值。
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未给出明确规定。
新的统一标准目前是咱们广大资料员比较迷茫头疼的。我也参加了一些培训,买了一些相关的书籍。下面我来给大家根据我的学习来分享一下。如有不详之处请见谅。不喜勿喷谢谢!
这是我最近刚刚购买的《恒智天成公司出品的统一标准配套的范例书》,
我结合书里面的:模板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为例给大家说一下。
我们看下面这个表格:
我们看到检验批容量这一栏书里面给出了——梁:25件、柱35件、板:42间。下面的主控项目里面的第一项为什么实际抽样书里面给的是13处呢?
是这样计算的——
梁:25件,按照统一标准规范里面第6页的表3.0.9检验批最小抽样数量的规定16-25,最小抽样数量取3处;
柱:35件,按照统一标准规范里面第6页的表3.0.9检验批最小抽样数量的规定26-90,最小抽样数量取5处;
板:42间,按照统一标准规范里面第6页的表3.0.9检验批最小抽样数量的规定26-90,最小抽样数量取5处;
由此得出:梁检查3处,柱检查5处,板检查5处,所以按照13处来实际抽查。
我们看下面书里面的给出的填写说明也写得很清楚:
因为“模板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这张检验批里面的验收项目同时涉及到了,梁、板、柱。所以相对比较复杂,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
对于提问者提出的:对于钢筋、模板 不同结构部位又怎么计算检验批容量?
培训的建筑行业专家老师是这样答的:钢筋可以按照批次或者型号来计算。
按立方。检验批:砌体多层每层1批高层三层1批,女儿墙和山墙按一个屋面1批检验批含量不大于250 M3
建筑面积,原材料复试是按吨。钢筋(Rebar)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主控项目: a. 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b. 连接接头力学性能,按《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 的规定抽取钢筋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规定。c.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设计要求。一般项目:a. 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头,接头末端至 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少于钢筋直径的10倍。b. 机械连接、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钢筋焊按及验 收规程》JGJ 18的规定。c. 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受力钢筋接头宜相互错开,其同一级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 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 (l)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2)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 量机械连按接头,不应大于50﹪;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d.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由小于钢筋直 径,且不应小于25mm。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 (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4)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按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录B 的规定。 (l)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e. 在梁柱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 (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3)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f. 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要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