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启屏蔽访客功能,允许调试
1、用于记录图书分类排架号,粘贴于图书书脊的下部;
2、以书标记录的分类信息作为图书排架、查找图书的依据。
图书馆书标是一种不干胶印刷品,长宽各约3-4厘米,分为1行或2行或3行。图书馆给书编上号,是为了方便管理和查找。
编号采用的是一套系统的方法对书进行分类,目前,中国大多数大中型图书馆都采用的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即中图法)来对书进行分类。
扩展资料:
查看图书编号,可以看见图书书脊上贴的标签,标签编号是由拉丁字母+数字并用“.“、“()“、“-“、“/“、“=“等符号组成,是表示特定意义的字符串。
1、比如I247.57/12中。从左到右的字符含义:I表示文学,2表示中国,4表示小说,7表示现代小说,57表示新体长篇、中篇小说,斜杠/后面的12表示的是书在书架上的位置。为了表示方便,每三个数字之间用一个点隔开。
2、斜杠前面的部分称作分类号,斜杠后面的叫做排架号,两部分和在一起叫做索书号。
3、书在书架上的排列位置则遵循从古到今、由中到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总后分的原则,这一种排架方法叫做分类排架法。
一、按材质分类木质书柜完全用木材制作的书柜,这类书柜相对比较高贵,适合布置考究,书香气浓厚的的书房使用。玻璃书柜展示橱窗、柜门、隔板等使用玻璃制成的书柜。这类书柜往往看上去更时尚大方,更为平民化。二、按款式分类开放式书柜没有柜门的书柜,取用书籍更为便捷,因为没有柜门的限制,书柜的造型设计会更加灵活,活跃空间,价格也相对略低。封闭式书柜
带柜门书柜,防尘效果较好,能够对书籍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这类书柜一般用材考究,造型高贵典雅,价格也略高。组合式书柜
当前流行的时尚元素,由几个不同单元的柜子组成,有书柜、写字台、便凳等多种功能。可拆装、组叠,靠墙或居中放置。整体式书柜把更多功能加进书柜体系中,让书柜蕴含更多的功能块。如可以和衣柜、书桌、电视柜等相结合,功能齐全。三、按功能分类
儿童书柜大都综合运用了人体工程学、结构力学、美学、心理学等等知识,以求设计出能满足青少年儿童成长发育需要的家具。转角书柜有空间的折叠性,一般可以有四到六门书柜设计,比传统书柜的两门三门设计更大气磅礴,藏书空间大大提升。桌书柜常见的组合家具,书柜和电脑桌一体化。书房如果能够配置一套书柜电脑桌组合的话,可以给书房带来无穷魅力。四、设计方式分类匀称设计即让书柜的外观全体以众多整个相似的格位显示,这种设计方式多用于图书馆或高档的大型书房。对称设计即书柜的外观左右对称。此设计重要是使用在在家居环境绝对狭小的多用处书柜上,采用此设计,可让人平静并充沛利用空间,加重空间装饰。不规则设计
即让书柜的设计充分发扬想象力,让格位的参差拼合缔造各类精美造型,既能满足多功效书柜的各类功效,又能给家居环境造景装饰。
图书馆书架从材质分有:木质和钢制两种,钢制书架由于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使用用最为广泛。
从结构外观分为:双柱双面书架、单面书架、复塑书架、木护板书架等
图书馆中的书架可以依照材质分成金属制书架和木质书架。而金属书架当中又可细分为单柱型、复柱型、积层书架、密集书库还有滑动式书架 其指的是书架两侧,各以两支以上的支柱,承受水平隔板传递图书荷重。然而为了促进美观,於金属制复柱型书架之两侧及顶专,附加木制板。积层书架:书库内为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典藏大量图书,应用钢质材料之坚固耐久的特性为积层书架提供陈列图书,是一种良好的方法。然而,各国对於书架的规格各有其规定,像美国的积层书架每层是采净高2280mm,每层分为5~7段;而英国等欧洲国家,每层净高则采2250mm,隔板的单面宽度为200mm,支柱宽为50mm 利用导轨滑动式密集书架可分为手动和电动二种形式。两专固定,中间书架藉基部导轨,导引滑动,乃有效利用有限空间典藏大量图书方法之一。木质书架材料,包括由实心木材、郃板、木心板、粒片板等经加工组郃成形,以油漆涂装或使用表面装脩材料贴布,富柔和质感。图书馆常用形式为直立式,底座倾斜式L型书架,乃方便读者取阅图书,具有不同规格的类型。 密集书架(Compact Shelving)是在廿世纪初由瑞士人 Hans Ingold 所设计的。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密集书架的使用愈来愈广泛,时至今日已有二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以金属制成的活动书架,其特徵是书架的轴向(纵向)和轨道方向是相垂直的。另一种是由木料制成,书架的轴向和轨道方向是平行的,国内许多图书馆的视听室都用它来存放视听资料。密集书架最主要而明显的特点是节省藏书空间。它将前後书架紧密的放置在一起,再藉轨道来移动书架,节省了书架前後的走道空间,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可以放置较多的书籍资料。由於书架间的密集靠拢,也使它成为一个可以妥善保护书籍的所在;此外,它亦增加了使用与琯理上的方便性。但是密集书架亦有一些缺点。首先是费用太高,除非有较宽裕的预算,否则不容易将密集书架的各项设施(如炤明和控制设施)完全具备。其次是书架的安全性,其中包括了对一般使用和地震时的安全顾虑。由於技术上的改良,密集书架已由早先的机械式改为电动式操作,使用者只要依炤步骤来操作安全性是很高的。然而密集书架在地震时的安全性(对书也对人)始终难以完全掌握,大地震来临时,它们仍然很容易受到伤害。 这是中国家具发展的顶峰时期,在以前家具的基础上,明代的家具达到了意匠美、材料美、结搆美、工巧美、装饰美的审美特徵。简约但不简单。材料主要有花梨、紫檀、杞梓(鸡翅木)等。硬质木料,不仅坚实耐用,而且具有天然的质感和色泽、纹饰、肌理、气味等。工艺则采用卯榫结搆,做工精致、线条自然、装饰少而精美。其明式家具风格特色可用简、厚、精、雅四字概括。因此明式家具不仅是中国家具顶峰也是世界家具的奇葩。当时的书架造型几近完美。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22个基本大类,基本大类是用汉语拼音字母来表示的,具体如下: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扩展资料: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根据图书的学科内容或其他特征的异同,按照一定的体系,将所有学科的图书按其学科内容分成几大类,每一大类下分许多小类,每一小类下再分子小类。最后,每一种书都可以分到某一个类目下,每一个类目都有一个类号 。
每本书的索书号中,每个字母、数字、小数点、斜杠和括号等符号都有其特定含义。索书号就如同每本书的“身份证号”,读者按照字母和数字的顺序排检书架就能找到所要借阅的图书。分类号只是确定在哪个书架上,而种次号确定具体的范围,最后依据数字大小就能确定图书的位置。
中国大多数大中型图书馆都采用的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即中图法)来对书进行分类,编号采用的是一套系统的方法对书进行分类。
查看图书编号,可以看见图书书脊上贴的标签,标签编号是由拉丁字母数字并用“.“、“()“、“-“、“/“、“=“等符号组成,是表示特定意义的字符串。
1、比如I247.57/12中。
从左到右的字符含义:I表示文学,2表示中国,4表示小说,7表示现代小说,57表示新体长篇、中篇小说,斜杠/后面的12表示的是书在书架上的位置。为了表示方便,每三个数字之间用一个点隔开。
2、斜杠前面的部分称作分类号,斜杠后面的叫做排架号,两部分和在一起叫做索书号。
3、书在书架上的排列位置则遵循从古到今、由中到外、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总后分的原则,这一种排架方法叫做分类排架法。
图书馆图书编号规律
一般是先分类,再进行编号。编号的基本格式是:类型名称 图书序号。如某书屋有100种科技图书,管理员可以将这100种图书编为:科技类1,科技类2,科技类3,科技类4,……科技类100。在编号时,对内容相近的图书应尽量集中编在一起,以方便管理。
例如,科技类中,作物种植、栽培等图书的编号应集中在一起,家禽、家畜等养殖类图书的编号应集中在一起。文化类中,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类图书的编号应集中在一起,人物传记、历史故事等历史类图书应集中在一起。
这是根据中图分类法划分的,分类号K826.16=71——K827=33之间的书籍在书架左侧。
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进行分类编目。各书库及阅览室的馆藏资料都严格按照 分类索书号 进行排架。《中图法》把一切知识分成五个基本部类,然后在五大部类基础上展开为二十二个基本大类,再层层划分、逐级展开。二十二个基本大类分别为:
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理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学、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索书号是每种图书的唯一标识符号,它指明了图书和期刊在书架上的位置。
索书号一般由“中图分类号/图书的入藏顺序号或种次号”构成。
扩展资料
图书馆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据《在辞典中出现的“图书馆”》说,“图书馆”一词最初在日本的文献中出现是1877年的事;而最早在我国文献中出现,当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拟设简便图书馆说》,时为1894年。中国最早的省级图书馆为1904年创办的湖北省图书馆。
早在公元前3000年时,巴比伦的神庙中就收藏有刻在胶泥板上的各类记载。最早的藏书地点是希腊神庙的藏书之所和附属于希腊哲学书院(公元前4世纪)的藏书之所。
最早的图书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尼尼微图书馆(亚述帝国的国王亚述巴尼拔建立,所以又称亚述巴尼拔图书馆)。
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成果,我们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而闻名于世的是尼尼微图书馆。这是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在时间上要比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古代最大图书馆)早400多年,而且由于泥版图书的特殊性,没有像亚历山大图书馆一样毁于战火,大部分都保存了下来。
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只是起初并不称做“图书馆”,而是称为“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罢了。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等。“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到我国。
文献收集是整个图书馆工作的基础。图书馆员首先要明确本馆的收藏原则、收藏范围、收藏重点和采选标准,了解本馆馆藏情况、文献的种类与复本数、各类藏书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哪些书刊可剔除(见藏书剔除)、哪些书刊要补缺等,此外还需掌握出版发行动态。然后以采购、交换和复制等各种方式补充馆藏。
文献整理包括文献的分类、主题标引、著录和目录组织等内容。文献分类不仅为编制分类目录和文献排架提供依据,也便于图书馆统计、新书宣传、参考咨询和文献检索等。文献主题标引是根据文献内容所讨论的主题范围,以主题词来揭示和组织文献的。
文献分类和主题标引是揭示文献内容的重要手段,文献著录则是全面地、详尽地揭示文献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的主要手段,它便于读者依据该文献的各种特征确认某种文献,获得所需文献的线索。图书馆员把各种款目有序地组织成图书馆目录(见目录组织法)以揭示图书馆馆藏。图书馆目录是检索文献的工具,也是打开图书馆这个知识宝库的钥匙。
文献典藏主要包括书库划分 (见馆藏组织)、图书排列 (见同类图书排列法)、馆藏清点和文献保护等。其中,文献保护是一项专门技术,包括图书装订、修补、防火、防潮、防光、防霉和防虫以及防止机械性损伤等。
图书馆服务工作是一项开发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工作。它包括发展读者 (如发放借书证)、读者研究、文献流通和推广服务(包括文献外借、阅览服务、文献复制服务、馆际互借、流动图书馆服务等)、馆藏报道、阅读辅导、参考咨询和文献检索、读者教育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图书馆